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63914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贵阳市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1#西塔楼6层1号

地热温泉

毕节枪杆岩地热井项目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
       勘查区地处乌江支流野鸡河上游段引底河与其支流瓜仲河的河间地块部位,属长江流域。隶属纳雍县化作所辖,为北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4.6℃,年平均降雨量1141mm,平均最高气温25.2℃,极值高温32℃,平均最低气温7℃,极值低温为-5.4℃,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达275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1180小时。勘查区总体属构造剥蚀(溶蚀)低中山区,地面群山连绵起伏,沟壑纵横,总体地势南西高,北东低。论证区北侧的瓜仲河河床为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1175-1225m。论证位于区域地表分水岭北侧。
       勘查区位于纳雍县北西约35km的化作乡王家寨片区。有国道(G76)、省道(S211)从工作区附近通过,交通极为便利。
二、地质条件
       论证区内出露地层由新到老有:第四系;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峨眉山玄武岩组,中统茅口组、栖霞组、梁山组。
       论证区主要断裂构造为马场断裂(F4)、董地断裂(F4-2)。

三、热储特征
       论证区热储结构按热储单元可分为四个单元:第一热储单元震旦系灯影组埋藏深度1560~2270m;第二热储单元寒武系清虚洞组、陡坡寺组、石冷水组埋藏深度350~730m;第三热储单元石炭系摆佐组、黄龙组、马坪组埋藏深度60~300m;第四热储单元为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该单元在论证区直接暴露地表。本次以第一、第二热储单元为目标层。
四、导热构造
       论证区处于东西向大断裂-马场断裂(F4)的上盘,根据区域地热地质分析,温泉出露多与大断裂有关,大断裂对深部地热流体的聚集和运移起到严格的控制作用。马场断裂(F4)地表出露特征明显,断层总体倾向北,倾角60-85°,走向延伸规模大(80km),深部延伸超过3000m,论证区倾向为0°,倾角73°,垂直断距大于200m,根据断裂带沿线偶见地热异常及已施工地热井揭露,说明该断裂具有很好的导热、导水作用。
五、地热勘查类型
       通过论证区的热储层及导水、导热构造的综合分析,地热资源主要赋存于第一、第二热储单元的热储含水层中,发育有区域性马场大断裂(F4),以及同组向平行延伸的次级董地断裂(F4-2),使得其形成断夹块区域成为地热水资源富集区。为此,其热储成因兼具层状及带状热储特点,地热勘查类型属于中低温地热田Ⅱ-3型。
六、成井成果
       成井井口温度60度以上,水量700方每天以上。